與會國
兩國元首引領中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台階”
發佈時間:2023-02-21
  • 分享至:

路易斯• 伊納西奧• 盧拉• 達席爾瓦於1 月1 日就任巴西新一屆總統。這位總統為中巴關係提升至當前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及兩國經貿合作的持續深化作出了巨大貢獻。盧拉重登總統之位使中國和巴西這兩個新興大國均對中巴雙邊關係邁上“新台階”充滿信心。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了盧拉的就職典禮,並代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巴西總統提出了訪華邀請。


習近平在致盧拉就任巴西總統的賀信中強調了對“中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的“高度重視”。


據新華社報導,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中巴建交48年來,兩國關係持續深入發展”。主席還表示,中巴關係“已成為發展中國家關係的典範”。


習近平強調, 中國與巴西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發展中大國,同時也是兩個“重要新興市場國家”,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中方“高度重視中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


此外, 主席還表示, 希望“引領和推動中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邁向更高水平”,願意與巴西“攜手努力”尋找符合兩國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在盧拉的前兩屆任期內(2003年至2011年),中國和巴西之間的商貿和政治關係得到深化,與俄羅斯、印度、南非共同成立的金磚五國便是標誌。


中國和巴西的兩位國家元首彼此熟悉,多年來曾數次會晤。


盧拉當選巴西總統後,習近平主席馬上向他致賀電,顯示主席對盧拉當選將對中巴雙邊關係的影響有很大期望。


在賀電中,習近平指出,“願與當選總統盧拉一同努力,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共同謀劃、推動中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台階,造福兩國和人民”。他還強調,“中巴長期友好,有利於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繁榮”。


在前總統埃內斯托•蓋澤爾的任期內,中國與巴西於1974年重建外交關係。1988年,中國與前總統若澤•薩爾內領導的巴西政府簽署中巴聯合研製衛星的協議書,首顆聯合研製的衛星于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總統任內成功發射。1994年,在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巴西總統伊塔馬爾•佛朗哥的見證下,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然而,正是在2003年至2011年盧拉執政時期,巴西開始將中國視為重構國際秩序的重要夥伴。中巴兩個新興大國深化雙邊關係的關鍵時刻之一,2004年,盧拉總統率領一個由超過450名企業家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為兩大經濟體發展緊密的伙伴關係奠定了基礎。盧拉在其第一屆總統任期內加強了與中方的對話,並在2009年與印度、俄羅斯、南非等新興市場國家攜手建立了金磚五國。自200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巴西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重登總統之位的盧拉也明確表示,有關中國的事務將是他優先處理的工作之一。12月,前巴西駐克羅地亞大使、新任巴西外交部長毛羅•維埃拉透露,盧拉將在就任後的首三個月內訪問中國,同時也將訪問巴西在美洲大陸的兩個主要夥伴,即阿根廷和美國。


這將是盧拉總統第三次訪問中國,他曾於2004年和2014年兩度訪華。此次訪問也將是盧拉與習近平主席的第二次會晤。習近平曾於2009年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訪問巴西。

中方對盧拉在大選中獲勝表示十分滿意。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文表示,“特別是2003年盧拉首次執政以來,中巴關係尤其是經貿關係發展迅速”。

該文章指出,“時至今日,中巴之間經貿互補性不斷升級,並已成為雙邊關係中的定海神針。中國與巴西關係的深化是順勢而為,有強勁的內生動力,它不會因一時一事而輕易改變。”


盧拉的當選恰逢中國新任駐巴西大使祝青橋抵巴履新。祝青橋大使於12月9日向巴西各界致意,以示正式履新。祝大使表示他從事外交工作30餘年,在巴西度過近半時光,見證了“這個新興大國的蓬勃崛起,親歷了中巴關係重要發展歷程”。


祝大使坦言,“我對這片充滿生機的熱土懷著深厚的感情,對這裡熱情好客的人民由衷尊重”,並稱“中國和巴西都是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大國。建交近半個世紀以來,兩國關係日趨成熟穩定,全局性和戰略性影響持續提升”。大使還指出,“今年是中巴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0週年。兩國關係正迎來嶄新發展階段,前景廣闊”。據悉,祝青橋大使曾於1996年至2003年間在駐巴西使館歷任多職,後於2009年至2014年任駐巴西使館公使銜參贊。


兩國經濟關係發展勢不可擋

 

多年來,中巴關係長期保持穩定。作為發展雙邊關係的基石,中巴高層協調與合作委員會越來越受重視。該委員會成立之初,由國務院副總理代表中方,現在則改由國家副主席負責。


儘管受疫情影響,但中國與巴西的貿易額仍連年破紀錄。2021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達到1,640億美元。巴西對中國市場出口大幅增長,在2021年創下880億美元的歷史紀錄。此外,巴西從中國的進口也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持續增長。


巴西-中國企業家委員會(CEBC)主任研究員圖里奧•卡列羅表示,“中國目前仍然主要從貿易和投資的角度來看待巴西”。在《中葡論壇季刊》的採訪中,該研究員表示“我認為未來的巴中關係不會出現結構性變化,但在特定領域的貿易會逐漸增加,比如農貿業”。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許多活躍在兩國的巴西企業家和中國企業家的認同。

這名巴西-中國企業家委員會的專家認同兩個經濟體存在互補性。他指出,中國對礦產、能源和農產品等大宗商品需求巨大,而巴西正是在這些領域有很強的競爭力,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大批量生產和出口大宗商品的國家之一。在進口方面,巴西則向中國購買許多複雜程度各異的工業產品。


巴西-中國企業家委員會估計,中國在巴西的投資已超過700億美元,涉及的領域橫跨能源行業到製造業。根據巴西-中國企業家委員會的一項新研究,中國企業在巴西的投資於2021年增加了三倍多,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巴西成為2021年中國資本的主要投資目的地。 2021年中國企業在巴西的投資額同比增長208%,達59億美元,巴西一躍成為中國投資的最大接收國。


根據去年8月底發布的《中國在巴投資:2021,復甦之年》報告,投資者重新對信息技術行業產生了興趣,共有10個該領域的投資項目(幾乎佔2021年投資項目總數的三分之一);石油領域的投資十分火熱,總投資額達到50億美元;電力行業依然備受關注,特別是中國三峽集團、國家電網等能源巨頭在巴西的投資活動。而製造業領域最重要的一項投資則是中國最大的私家車生產企業長城汽車收購了奔馳位於巴西聖保羅的工廠。


2007年至2021年期間,中國通過202個已落實的項目在巴西投資了703億美元,巴西成為全球第四大中國投資接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