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国
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
发佈时间:2025-06-18
  • 分享至: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上福州”战略30周年。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发挥特色优势,创新机制体制,坚定不移向海进军全面推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开创“海上福州”建设新局面。力争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保持全国第三;水产品产量保持全国第二;渔业产值保持全国第一。

(一)聚焦改革创新,在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上走前列

一是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加快养殖海权改革增量扩面,推动海水养殖使用权纳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养殖海权改革工作在全市沿海渔业村全面推行,有力促进“规范用海、强村富民、渔业兴旺、渔村和谐”;渔民年均节省贷款利息超1万元,渔区用海纠纷减少50%。深化与在榕银行战略合作,推动出台“水产品仓单贷”等专属产品。


二是高标准打造海洋科创平台。实施福州海洋研究院“揭榜挂帅”科技项目19项,加快建设福州海洋食品研究院,引入高层次人才,各实验室陆续投用。加快鼓楼海洋科创高地、连江县粗芦岛等海洋科创孵化和成果转化集中区建设,推动形成涉海科技产业集群。举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分享,助力海洋科技成果在榕转化落地。


三是探索创新海洋碳汇应用场景拓展。持续推动海洋渔业碳汇交易,累计交易量近6万吨。持续探索不同种类贝藻类海水养殖碳汇核算,应用“渔业执法+蓝碳修复”机制,完成连江县大型藻类养殖区藻类生物体固碳量级沉积物碳汇核算。


四是总结宣传海洋经济建设成果成效。在渔业周期间设置“海上福州”30周年主题展区,宣传“海上福州”30年以来我市发展海洋经济、践行“大食物观”、引领“三海”跨越的成果成效。启动编制首版福州海洋经济地图。

(二)聚焦提质增效,在发展高水平现代渔业上走前

一是水产种业振兴发展。推进“5个10”水产种业振兴工程,官坞海产公司获评国家级海带良种场,实现福州市国家级水产良种场“零突破”;引进“蓬莱红3号”扇贝、褐藻裙带菜、“东方一号”拟穴青蟹等新品种试养取得初步成功,“福鲍一号规模化繁育技术及推广示范”项目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是海上养殖优化升级。大力拓展深远海养殖,全省首套桩基式围栏养殖平台“航宁1号”建成投产,全市累计投放深远海养殖平台12台(套),成为全国深远海养殖集中连片示范区。“深远海重力式+桁架式网箱接力养殖技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度现代设施农业重大引领性推广技术。


三是“福渔”品牌做精叫响。通过挖掘提升品牌文化、组织参加展示交易会、建设电商基地、申报知名品牌、策划“海上福州 一日一渔”宣传等形式,推动福州金鱼、福州鱼丸、连江海带等特色品牌持续做精做强。“连江海带”入选2024年农业部农业精品培育品牌。举办福州(连马)鱼丸文化季等系列活动,举办福州金鱼文创大赛,征集文创作品千余件,选取代表作品200余件展出。设计制作福州金鱼大型气模,在城市重要公共场所巡展,吸引超20万名群众到场观赏。


四是资源养护成效明显。深化打造“万人亿鱼”生态品牌,开展包括福建省“6•6放鱼日”、两岸百名青年共护渔业资源活动在内的增殖放流系列活动14场,投放各类海、淡水苗种超16亿尾(粒),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聚焦对外合作,致力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

一是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始终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促进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双边渔业合作协议或安排,在合作国家管辖海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入渔合作。深化中印尼“两国双园”渔业合作,累计促成16个渔业合作项目签约;在渔业周上设置中印尼“两国双园”主题馆、印尼渔业展区,组织我市企业赴印尼调研,邀请印尼方面来榕参展洽谈,促进双方交流合作。


二是支持发展中国家渔业发展。开展互利共赢的渔业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其发展渔业和扩大就业。例如,宏东公司为毛塔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培训了数百名渔业技术人才,还多次开展了捐建捐赠活动;宏龙公司在印尼瑟兰岛的水产养殖基地为当地提供了约1200个就业岗位,疫情期间还为当地援助了总值100万美元的抗疫物资。


三是加强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我们始终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与葡语国家的渔业交流合作,举办福州-葡语国家海洋渔业合作座谈会,组织我市远洋渔业企业与6个葡语国家派驻代表以及有关部门开展合作研讨,为企业间在水产养殖、加工及捕捞方面的交流合作牵线搭桥,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四是通过展会逐年深化渔业合作。连续第十六年成功举办海峡(福州)渔业周,同期举办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457家企业参与,到场专业采购商2.5万余名,现场零售额2.6亿元,经贸配对额11.89亿元,海洋与渔业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达220.91亿元。